袁武:我是如何创作的 | 徐华水墨专栏 | 美枢
▌本期嘉宾:袁武
▌袁武
袁武的人物画在演进中不断的创新,凸显了其大笔墨、大气象和大写意的绘画特征。大笔墨是他长期坚守以传统笔墨为核心的概括能力和文化素养。伟大的画家不在于他能画出人物身上毛孔里的毛孔,而是能把千万个细胞凝练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铸造一种力量。大气象则体现着其绘画背后的一种人文的关怀,人既是山,山即人的艺术思考。他的作品中物象外延的线,似一条左右扭转的钢筋,在似断非断之间展示着一种韧性,作品中大墨团,在黑色中射出神秘的光点,墨韵自然生发。大写意是他意象表达。在造型上既不追求完全写实,也不追求完全抽象,而是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一改当代人物画家只能照抄照片的致命弱点。他的绘画同时也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画品评方式的新认知。
袁武的绘画在艺术语言和绘画本体的探索卓有成效,这也奠定了其绘画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转型中的地位。
——徐华
▾
一个普通的艺术家,一辈子靠技术吃饭,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辈子靠感觉吃饭,一个艺术大师,一辈子靠个性吃。
——袁武
▌[视频]袁武先生和徐华博士谈国画创作(2017年)
▌袁武先生创作中
我是如何创作的
文 / 袁武
每一个画家都有一套创作习惯和方法。这如同生养一个孩子,要恋爱、结婚、怀胎、生产、养育、等一系列过程,一件像样的作品,也是要有构思、构图、找形象、制作、调整等环节。这些步骤,没有孰重孰轻,没有哪个阶段能一带而过。
我个人的理解,一件作品的产生有三个要素不可缺少,(1)对所画的内容要熟悉;无论是形象、环境、事件等几个方面都是了解和感知的。(2)要有热情,有表现这些形象或这个情节的冲动和愿望。(3)能驾驭。创作要扬长避短,不画自己把握不住的东西。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一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二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三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四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五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六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七
▌《大昭寺的清晨》系列组画八
以下是我的创作过程的如是说:
1
构思
我常常告诫自己,一件作品,只能有一个主题,叙述一种心态或思想,不可将一件作品赋予太多的使命。更不能有太多深奥的哲理,因为画是让人看的,好看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件作品想的太多,说的太多,作者和观者都累。有悖于赏画的初衷,创作另一个忌讳,是闭门造车,特别是人物画,(这里所指是现代人物创作)不能躲在家里,编情节,编形象,讲故事或者想别人曾画过的。好的立意不是生造出来的,是生活中发现的,不是直接发现,也不是间接发现。即使像我所画:《抗联组画》。也是几次冬天到东北林区去反复体验,寒冷中人是怎样在冰雪林海中生存的。才得以画出有内容的画面。
对一幅创作来说,画什么?比怎么画还重要,发现一个可画的点,是需要主观与客观碰撞,所产生的创冲动和热情。在普通生活中看到可画之题材,这需要画家对生活有个人的理解和深入认识,以作品来阐述生活中的启示或者在所见的生活场景中发现了用绘画再现的好看画面,起码两者有一才能算有创作立意,进入构思阶段。这如同谈恋爱,对方使你感兴趣了,令你动心了,才能发生以后的一切。值得画的情景、人物或事件,不就停留在表面的入画,如华美的景象,有特征的形象或有新闻点的事件,只有简单的视觉效果,作品是平庸的。
▌《大雪》90x210cm 1989年
▌《没有风的春天》230x200cm 1995年
这就是很多少画数民族作品千篇一律,徒有其表的原因,因为许多画家,是因为少数民族的服装奇特,形象有特点,就草率地描模,即没有深入地展现所画对象的民族物质,更不能刻画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幅创作的构思这初,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或是抒情的或是思想的,或是赏心悦目的或是视觉冲击的,总该有画家的意图和要人叙说的情感,这样才能使你的创作不至于空泛无物,清淡寡味。我画的《母亲看我画小平》、《迎阿 》、《夏日、阿拉山口的雪》都是新身经历,被感动后,才构思成画的,在宁夏。本是去一个清真寺参观,在清真寺的街口突然看到众多的回民将一条第街巷都占满,自发地不准别的车通过,很严肃若甚至蛮横,我也被阻挡在外,待我想看其为何时,阿驾到,众回民齐声吟唱,歌声低回,而有力量,众人神情肃穆庄重,人人头戴白帽场面壮观而神圣,令人难忘。虽然我的作品没能很好地再现那个令人振撼的场面,但我知道那是一个很好的画点。
《夏日,阿拉山口的雪》也是生活的中所见,某年带学生去新疆边防写生,在哨卡几天除了画速写和拍照片,找不到创作的素材,一天在草地上画速写,突然一块云彩想飘来,本是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突昏暗下来,天地间旬话剧舞台一样漫天飞雪。仅仅不到十分钟,云消雪化。眼前又恢复,鲜花绿划的明媚夏日,几分钟的飘雪如同幻觉。但却让我找到了,画边防战士生活的点。好的构思是天赐的可欲而不可求,生编硬套,不会创作出感人的画面。
▌《抗联组画——生存》200x370cm 2004年
▌《抗联组画-出击》380×450cm 2012年
2
构图
这个环节往往被许多画家忽略,因为有了好构思就急于去表现,去制作。使许多作品用常见的构图,不奇不险,没有新格局。构图是一件作品的框架。一幅画能否向好的方向展开的重要一步。构图也是一件作品的大效果,好的构图是很雷人的,我一般是在构思确立之后,载许多小纸块,正方形、长方形或横或竖,反复勾几何图形,几十幅小构图勾出来,自然会弄出一幅滞意构图,构图要依据构思设计,起到强化作品内容的作用,作品的宁静平和还是强烈动感,常常是由构图所左右的。构图过程中要注重所画物象的外轮廓线和几何形。要主观明确地安排画面中景物和走势。因为作品还没有进入局部细节刻画,可以在构图阶段很好地处理画面的开合。疏密和留白都能在这个环节有所把握。总而言之,构图是一件作品招牌门面,它的新颖和独特,才能使画面抢眼,吸引人有兴趣走到你的作品前去欣赏局部细节。
▌《夏日,阿拉山口的雪》200x340cm 1999年
3
找形象
这是我在创作中的一个工作程序。由于作品是写实风格的,所以所需人物形象、道具及背景,靠简单的速写是无法深入刻画的,更不能编造形象。许多写实风格的作品画面不感人。形象不生动,都是因为造型概念、形象“大路货”缺乏特质个性。寻找形象、类似导演找演员一样。要有表现力的人物特征,要朴素内在。要符合作品的内容表达。形象尽量是生活中的,而不是戏剧中的,找形象容易,处理形象很难,我的作品中形象多是以我自己拍的照片中选。难度就在于如何将照片形象转换成绘画形象。在运用照片过程中,最要控制的就是不能把形象画成照片。一切形象都要服从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抄照片是当下绘画创作的通病,画面越画越实,越画越腻。既丧失了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也混了写实绘画与照片的区别,丧失了绘画语言是画家的创作失败。
▌《人流》290x120cm 2008年
4
制作
这个过程是画家重复自己方法的一个过程,我个人觉得,在创作中要扬长避短,要用自己有把握的技法去表现新的构思,新的构图、新的形象,完成新的作品。在技法的重复中完善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在完善表现方法的过程中,使其方法更个人化,主观化。个人风格的行成,很大成份是在多次地重复自己中完成的。作品创作的过程是自我发掘的过程,是了解自我情感,了解自我“品味”的过程。借鉴别人的东西,只能是偶尔借力,更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从最常规的方法做起,逐步有倾向地显现自己好恶、发挥自己的擅长和偏爱,甚至可以试尝走极端。绘画是艺术,艺术可以不讲道理,只要能自缘其说,能使自己的表现手段成立,就是成功!还有一个原则就其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达到统一。否则会南辕北辙。
▌《老人与牛》 145×145cm 2011年
5
调整
这是一件作品完成的最后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我的创作经历中,几乎没有一件作品是在制作完成后感到满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件作品在制作之前是在想象中或草创中。是虚的,模煳的,支离破碎的。只有制作完毕,才现真面目。这往往会与想象中有所距离。要与其磨合、修正。另外,无论多大的作品,都是需要通过局部制作,组合成画。这样就会使刚刚完成的画面太散、太碎、整体感不好。要在调整中舍得割爱。统一画面。从各个细部中走出来。调整画面的阶段是很费时的,不是简单地收尾工作。是创作是继续,既要大刀阔斧地弃之,又要尽精致微地取之。要有魄力,要么更好,要么更坏,才算上一幅新作。
在绘画领域,我是一个作品制作者,既便是现在用理论来讲创作。也只能是对创作程序和方法的一处复述。对我来说,一件绘画作品本身是阐述不出太深度的哲学问题,也不能象文学那样倾叙那么丰富绵长的情愫,绘画有很大一部份成份是要展现技法元素的。绘画的功能更多是要令人赏心悦目。要心态平和的人更心静,让寻求视觉刺激的人,情绪更激烈。让好色的人更有色可贪。让喜墨的人更有趣可品。其实一个画家的全部努力就是画出一幅幅好看的,视觉猎物。一饱眼福。在这样的劳作中,画家从最初的让观者看技法、到让观者看作品,最终人们不能忘的是画家本人,如齐白石、毕加索……。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毕加索的作品,却知道毕加索。这就是画家创作出好作品,所得到的回报。
▌《进山》四联画 600x380cm 2006年
▌《走过沱沱河》366cm×732cm 2009年
▌《黄昏、老头让牛群跑起来》 320x480cm 2010年
▌《暮色》140x320cm 2009年
▌《抗联组画-牺牲》300×450cm 2011年
▌《水不深》 193cm×624cm 2013年
▌《迎阿訇》 300X600cm 2018年
▌袁武先生和徐华博士亲切交流
袁武,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曾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大雪》曾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作品《没有风的春天》曾获全国第八届美展奖牌。作品《天籁》曾在首届枫叶杯国际水墨画大赛中获金奖。作品《九八纪事》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银奖。作品《抗联组画――生存》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
曾出版《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袁武卷》《当代画史名家经典作品集---袁武卷》《当代国画大家作品研究·袁武·沉雄浑厚》《大家讲堂·袁武人物卷》。